昆明卫生职业学院官网
.

最新信息

·工会换届开新局 凝心聚力促发展——昆明卫生职业学院第三届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圆满召开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资助政策(2023年版)
·“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我家三个大学生都是这样过来的!”昆明卫生职业学院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2023年上半年英语A级考试圆满结束
·我院在第七届全国职业院校“华教杯”教师检验技能竞赛暨第五届全国职业院校检验专业微课大赛暨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检验专业课程思政大赛中再获佳绩
·学院主题教育读书班成员到云南省高校纪律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我院护理学院召开全国在校生护理实操能力考试座谈会
·凝心聚力,严谨细致——护理学院全国在校生护理实操能力考试考务会顺利召开
·喜报: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优秀毕业生名单公布!我院这些同学上榜啦!
·喜报!公共学院《医药卫生类体育与健康信息化教程》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
.

热读排行

·工会换届开新局 凝心聚力促发展——昆明卫生职业学院第三届职工代表大会暨工会第三届会员代表大会圆满召开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资助政策(2023年版)
·“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我家三个大学生都是这样过来的!”昆明卫生职业学院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2023年上半年英语A级考试圆满结束
·我院在第七届全国职业院校“华教杯”教师检验技能竞赛暨第五届全国职业院校检验专业微课大赛暨第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检验专业课程思政大赛中再获佳绩
·学院主题教育读书班成员到云南省高校纪律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我院护理学院召开全国在校生护理实操能力考试座谈会
·凝心聚力,严谨细致——护理学院全国在校生护理实操能力考试考务会顺利召开
·喜报: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先进班集体、优秀毕业生名单公布!我院这些同学上榜啦!
·喜报!公共学院《医药卫生类体育与健康信息化教程》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就业指导

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五年制大专就业创业政策

来源:云南招生信息资讯网   时间:2022-06-28   浏览:1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决策部署,坚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坚持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相结合,坚持政策引导和服务创新相结合,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特点,发挥政府、高校、社会等各方面作用,加强政策统筹,整合利用资源,畅通就业渠道,改善就业环境,建立健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长效机制。

二、目标任务

把有就业创业意愿的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就业创业促进计划,运用各项政策措施和服务手段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使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升,创新创业活力进一步增强,有就业创业需求的都能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服务和政策支持,市场供需匹配效率进一步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努力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较高水平。

三、主要措施

实施能力提升、创业引领、校园精准服务、就业帮扶、权益保护五大行动,加强部门协同、信息共享、工作对接,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一)能力提升行动

各地各高校要全面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把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体系,完善学科建设、课程设计,纳入教学计划和学分管理。加强就业指导师资培养,积极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培训,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中充分考虑就业指导教师的工作性质、工作业绩,并在同等条件下予以适当倾斜,推进就业指导教师队伍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完善就业指导课程内容,深入开展个性化辅导与咨询,帮助毕业生科学规划职业生涯,增强职业素养,提升求职就业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模拟实训、职业体验等实践教学活动,有条件的还可组织参观人力资源市场,进行职业能力测评等现场指导,增强毕业生实践能力。各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开展高校毕业生技能就业专项活动,选择一批优质职业培训机构、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加强职业培训,提升毕业生技能水平和就业能力。各地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联合高校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指导活动,做到每个毕业班都能得到群体性指导,每名就业困难毕业生都能得到个性化咨询辅导。

(二)创业引领行动

各地要把鼓励创业作为扩大就业的重要方向,完善支持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政策制度和服务体系,进一步扩大高校毕业生创业规模。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突破口,指导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开发开好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制定学分转换、弹性学制、保留学籍休学创业等措施,开展各类创业实践活动,增强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加强创业培训。

(三)校园精准服务行动

各地各高校要强化毕业生在校期间就业服务,多渠道搭建校内外资源信息对接的服务平台,建立精准推送就业服务机制,进一步提升人岗匹配效率。各地教育部门要指导高校组织开展就业信息调查,详细了解每一名毕业生的求职地域、就业意愿等需求,建立毕业生求职意愿信息数据库。高校要向社会发布本校专业学科设置、毕业生规模结构等信息,方便各类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情况、确定招聘需求。

(四)就业帮扶行动

各地要将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全部纳入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范围,综合运用一揽子措施,力争使每一名有就业意愿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在毕业半年内实现就业或参加到就业准备活动中。做好毕业生离校前后的信息衔接,城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要主动与所在地高校对接,掌握毕业生基本情况。